自以色列空军对伊朗纳坦兹等关键核设施及军方高层目标发动精确空袭一周以来,伊以双方冲突持续升级,战火未有停息迹象。6月19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证实,其战机于前夜成功对伊朗伊斯法罕地区的核反应堆设施及核武器研发基地实施了打击。伊朗国家电视台随后发布声明,承认相关设施遭遇袭击,但强调以方导弹来袭前,伊方已提前疏散该区域人员,因此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并声称“成功避免了潜在的辐射泄漏风险”。
伊朗方面的反击迅速且猛烈。6月19日清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宣布,向以色列经济中心特拉维夫及周边地区发射了超过20枚弹道导弹。根据以色列后方司令部的初步战报,多枚导弹击中了特拉维夫郊区的居民区,造成建筑损毁。更值得注意的是,一枚导弹成功突防以色列多层防空网络,精确命中了特拉维夫市区内一所大型综合医院的主体建筑。现场画面显示,医院大楼遭受严重结构性破坏,部分区域坍塌,浓烟滚滚。以色列卫生部证实,该医院因损毁严重已暂停大部分服务,仅维持有限的急诊功能。伊朗军方宣称此次打击是对以色列“侵略行径”的“对等报复”。
展开剩余73%面对伊朗的导弹打击,以色列高层反应激烈。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誓言将对伊朗展开“前所未有的强力反击”,要让伊朗“统治者为其暴行付出沉重代价”。国防部长约阿夫·加兰特紧随其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称攻击民用医院是“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并警告“所有责任方都将受到最严厉的追责”。西方部分媒体观察指出,以色列此番强硬表态,与其在加沙等地军事行动中对待平民设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军事分析人士聚焦于伊朗导弹成功突防以色列防空系统的细节。据悉,以色列部署了包括“箭-2/3”、“大卫投石索”和“铁穹”在内的多层次防空反导体系,以应对来自伊朗的导弹威胁。此次伊朗导弹,据信为“征服者”系列或“流星-3”改进型中程弹道导弹,展现了较强的突防能力,特别是成功击中医院的那一枚,表明其可能采用了诱饵弹头、末端机动变轨等突防技术,或成功探测并利用了以方防空网的漏洞。以色列军方承认拦截了大部分来袭导弹,但对未能完全拦截表示“正在深入调查”。
值得关注的是伊朗导弹库的实力。伊朗拥有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弹道导弹力量。其主力中远程导弹如“流星-3”射程可达1300-2000公里,能覆盖以色列全境及中东美军基地;“征服者-110/313”系列精度较高,具备精确打击点目标能力。此次实战中突破以方防御,无疑是对其导弹技术和饱和打击战术有效性的一次验证。外界评估认为,伊朗庞大的导弹储备使其有能力发动多轮次打击,对以色列构成持续的战略威慑。
反观以色列的防空系统,虽技术先进、实战经验丰富,但在饱和攻击和新型突防手段面前仍显脆弱。此次医院被击中,暴露了其防御体系并非无懈可击。美国《防务新闻》援引专家观点称,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对密集且带有先进突防能力的弹道导弹齐射,拦截率也很难达到100%,此次事件应促使以色列重新评估其国土防空策略及对主动进攻性行动的依赖。
在战略层面,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以色列面临严峻挑战。以色列国土狭小,缺乏战略纵深,一次成功的导弹打击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和广泛心理冲击。尽管以色列空军拥有F-35I等世界顶尖战机,具备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但其人口规模、资源储备和战争潜力与伊朗存在显著差距。长期的高强度消耗战对以色列极为不利。以色列历史学家指出,当前局势与历史上的某些困境有相似之处,持续的报复循环将严重消耗其国力。
尽管如此,以色列的军事回应计划似乎更为激进。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以防长加兰特已向国防军下达命令,要求筹划对伊朗境内“战略目标”及“政权核心目标”的进一步打击,其公开宣称的目标是“推动伊朗政权更迭”,以“彻底消除伊朗威胁”。
然而,西方军事观察家对此战略目标的可行性提出质疑。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分析师评论称,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历时数月的军事行动未能消灭哈马斯,反而加剧了抵抗力量;同理,即使成功对伊朗高层进行“斩首”,也极可能促使伊朗更加强硬的反以势力上台,引发更大规模、更不可控的报复,甚至可能将整个中东拖入全面冲突。届时,以色列恐将更加依赖美国的直接军事介入方能自保,而美国是否愿意为以色列的进攻性战略全面“下水”,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发布于:河北省宝尚配资-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炒股指平台杠杆-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