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你看美国那边,是不是觉得有点怪?
就说特朗普吧,前脚还嚷嚷着不去APEC开会,后脚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有个叫万斯的政坛新秀,突然就站出来,隔空对着咱们喊话,说“中国要冷静”。
这画风,不对劲啊。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这帮向来天不怕地不怕,嗓门比谁都大的鹰派,怎么突然就变得客气起来了,甚至还有点……心虚?
背后肯定有事儿。而且这事儿,绝对戳到他们肺管子了。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稀土。毕竟这是我们挂在嘴边好几年的牌。但这次,真不是。
真正的“王炸”,藏在一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角落。
工业级人造钻石。
听着是不是有点普通?好像就是些打磨工具上用的玩意儿。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小看它了。这东西,现在是美国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命门。
有组数据挺吓人的。美国进口的人造钻石粉末,77%都来自中国。关键是,这些粉末,他们99%都用在了最顶尖的产业上。
啥意思?
意思就是,只要我们这边稍微动动手指头,把阀门拧紧一点,那头的芯片厂就得全线停工。
那画面,简直不敢想。
这就奇怪了,芯片不是硅做的吗?跟钻石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到现在芯片发展遇到的一个天大的麻烦了——发烧。
没错,就是发烧。
现在的芯片,算力越来越猛,跟个超级大脑似的。但你让大脑疯狂运转,它能不发热吗?温度一高,性能就得往下掉,甚至直接烧坏。5G基站、AI算力中心、新能源车,哪个不是耗电大户,哪个不是散热大户?
问题来了,怎么给这颗滚烫的大脑降温?
普通的散热材料已经顶不住了。这时候,人造金刚石就登场了。它简直就是散热界的“神”。导热率是硅的15倍,铜的5倍。把它贴在芯片上,就像给发烧的病人脑门上敷了一块顶级的冰袋。
还是那种永远不会化的冰袋。
没了这个“超级冰袋”,美国设计的那些最先进的芯片,理论性能再高,也跑不起来。一跑就得“高烧预警”,最后只能是个昂贵的摆设。
等于说,他们费尽心思盖了一座摩天大楼,结果发现,地基是我们给的。
我们现在只是轻轻晃了晃地基,他们就感觉整栋楼都在摇。
那美国人自己不会造吗?
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造这玩意儿,不是光有技术就行,得有一整套的产业链配套。而这个星球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就在咱们中国,具体点说,在河南。
河南那个地方,有个外号,叫“世界人造钻石之都”。
全球超过八成的工业钻石,都是从那儿出来的。郑州、许昌、商丘那一片,聚集了从生产设备、原材料,到最后各种钻石产品的全套人马。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上下游供应商,都扎堆在那儿。
这种产业集群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意味着极低的成本、极高的效率,还有几十年积累下来,别人根本学不会的技术诀窍。
你想在别的地方重新搞一套?行啊,先砸个几千亿,再花个十年二十年试试水,还不一定能成。等你好不容易搞出来了,我们这边技术又迭代了,成本又降下来了。你怎么玩?
这才是我们敢于亮剑的真正底气。我们的牌,不是一张,而是一整套别人根本抄不走的体系。
其实,打出这张“钻石牌”之前,我们已经有过一次预演了。
还记得去年夏天吗?我们对镓和锗这两种金属,也搞了出口管制。那两种材料,同样是半导体的关键。如果说镓和锗是半导体的“血液”,那这次的金刚石,就是半导体的“骨架”和“散热器”。
你看,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套连环拳。
先动你的“血液”,让你难受。再动你的“骨架”,让你站不稳。一步一步,打得非常精准,非常有章法。
过去,大家总觉得,是我们在追赶,是我们在想办法突破封锁。现在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当这场较量,不再只是比谁的芯片设计得更精巧,而是要看谁掌握着最底层的材料时,整个游戏的规则,就已经被我们悄悄改写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宝尚配资-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正规炒股指平台杠杆-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